-
二、倪世金:老厂长的折扇梦
-
倪世金是南京金陵折扇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也是现在金陵折扇研究所的所长。明清时期,南京曾一度成为全国折扇制业中心之一,而如今,“金陵折扇”已经成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详细】
-
六、陈盛峰:品古都香茗,说雨花故事
-
雨花茶被正式命名于1959年,它是专为纪念雨花台的革命烈士而研制的。南京雨花茶的制作工艺于2008年被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于2012年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详细】
-
七、王高飞:烙出“繁花似锦”
-
王高飞是南京市级烙画非遗文化传承人,烙画又称为烫画,是用热烙铁在木板、竹片、葫芦、宣纸等材质上作画的一种技艺,烙画源于西汉、盛于东汉,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珍贵画种。
【详细】
-
九、苏作小木家具
-
我国传统家具发展演变至宋代,已基本形成了较完整的门类体系,到了明代中叶前后,由于郑和七下西洋带回南京大量优质硬木,极大推进了硬木家具的发展。至明晚期,最终诞生了世界三大被称为“苏式”家具之一的“明式家具”。
【详细】
南京拥4项世界级非遗 省、市级非遗多达145项
2016南京亚虎娱乐pt老虎机文化名城博览会已经落下帷幕,为期四天的名城会给全世界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奇体验,也让南京、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整个世界的文化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
南京金箔锻制技艺
南京金箔贴金工艺装点了古代的宫殿、庙宇、亭台楼阁,当今中国所有的寺庙几乎都有南京金箔在那里闪光,在莫斯科、圣彼得堡、泰国、日本、扎伊尔等世界名建筑物上也展现了南京金箔的辉煌。
金陵折扇
倪世金是南京金陵折扇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也是现在金陵折扇研究所的所长。明清时期,南京曾一度成为全国折扇制业中心之一,而如今,“金陵折扇”已经成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金陵竹刻
金陵竹刻,顾名思义,即以南京为中心的传统竹刻艺术流派。崛起于明清时期的金陵竹刻,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竹刻艺术流派之一,与上海嘉定竹刻齐名,是中国竹雕艺术的双壁。
六合农民画
六合农民画,现又称四合农民画。流传于南京市六合区冶山镇及周边乡镇。六合民间绘画(四合民间绘画)是包括当地年画、钟馗、中堂、灶头、家具、剪纸、木刻、刺绣和婚丧、祭祀用品上系列民间实用传统美术。
戏剧脸谱
几天前,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在位于南京博物馆东朝房的颜少奎脸谱艺术馆,凤凰江苏约访了南京市非遗脸谱艺术的传承人颜蕾。
雨花茶
雨花茶被正式命名于1959年,它是专为纪念雨花台的革命烈士而研制的。南京雨花茶的制作工艺于2008年被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于2012年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烙花
王高飞是南京市级烙画非遗文化传承人,烙画又称为烫画,是用热烙铁在木板、竹片、葫芦、宣纸等材质上作画的一种技艺,烙画源于西汉、盛于东汉,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珍贵画种。
南京白局
南京白局是南京地区独特的曲艺形式,最大的特点是用地道的南京方言演唱和念白。南京白局起源于乡间吹打班子的民间小调以及明清时的俚曲,形成于织锦机房。
苏作小家具
我国传统家具发展演变至宋代,已基本形成了较完整的门类体系,到了明代中叶前后,由于郑和七下西洋带回南京大量优质硬木,极大推进了硬木家具的发展。至明晚期,最终诞生了世界三大被称为“苏式”家具之一的“明式家具”
绒花
南京老城南,升州路与中山南路交界处,有着一条大隐于市的巷子,白墙灰瓦,一串串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标记着南捕厅十九号——甘家大院。
云锦
南京云锦、四川蜀锦、苏州宋锦并称“中国三大名锦”。三锦中,云锦出现最晚、取材最广、工艺最繁,在明朝时达到工艺巅峰,是中国古代织锦工艺的最后一座里程碑。